中国国际复合材料工业技术展览会 China Composites Expo
扫描二维码
资讯天天发
您的位置:首页 >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中国恒瑞与德国弗劳恩霍夫协会化学技术研究院签署国内独家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和工艺开发合作框架协议
来源:中国汽车材料网  2017-06-08 14:39:05
本文阅读次数:4711

文章关键词: 恒瑞 弗劳恩霍夫 Fraunhofer

原文:http://www.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php?show=detail&c_id=246&news_id=4927复合材料领域格局即将改写,欧洲顶级研究院首次进入中国

       2017年6月6日,中国恒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恒瑞)总裁顾勇涛先生,欧洲副总裁Jordi Aránega先生与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下属化学技术研究院(Fraunhofer ICT,以下简称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高分子领域负责人Frank Henning博士,高分子工程所副所长Timo Hueber博士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共同签署了在中国的独家高性能复合材料产品和工艺开发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结成战略合作伙伴。该协议涵盖了双方技术合作的各个方面,从产品和生产过程的合作开发,到基于中国恒瑞特定开发项目双方所进行的新课题研究以及与中国恒瑞就已有技术在特定领域应用的研究,从联合开发产品的初步试验,以产品应用为导向的工艺开发到综合问题和特殊问题的评估和专家意见提供等。此外,框架协议还涵盖了专门设计的对中国恒瑞技术人员在产品和生产程序上的培训,以及寻找合适的专业岗位人才,提升中国恒瑞的专业人才价值。

       此外,为了更好的实践双方的合作内容,同时也基于对中国复合材料行业的极大信心,中国恒瑞有限公司与弗劳恩霍夫化学研究院将携手在中国建立亚洲最大的复合材料研发中心。 该研发中心的成立将积极推动中国复合材料应用领域的飞速发展,同时将汽车轻量化产业研究和应用作为主攻研究方向,对中国和德国的汽车工业,新材料产业优化升级具有重大的意义。

(至左起分别为弗劳恩霍夫化高分子工程所副所长Timo Hueber博士,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高分子领域负责人Frank Henning博士,中国恒瑞有限公司总裁顾勇涛先生,中国恒瑞有限公司欧洲副总裁Jordi Aránega先生)

强强联手开疆扩土,得先机者得天下

       近年来,中国复合材料市场的发展愈发受到了国际的关注,尤其是行业中下游的制品领域可谓暗流汹涌,风云澎湃。复合材料的应用不光呈现出井喷式的量的飞跃,随着成型技术的逐步成熟及完善,更是在使用行业上出现了爆发式的种类的突破。在每年一届的最为权威的全球性复合材料盛会-法国巴黎JEC展上,众多复合材料专家表示看好中国碳纤维制品的市场化和规模化。

       当被问到是什么促成了这次与恒瑞的合作时,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Frank Henning博士说,弗劳恩霍夫协会是一个公助、公益、非盈利的科研机构,致力于为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协助企业解决自身创新发展中的组织、管理问题。同时弗劳恩霍夫协会一直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以应用研究驱动经济发展,服务于广阔的社会行业及领域。作为其直属分支机构,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一直密切关注着中国复合材料行业的兴起和发展,也一直在寻找着合适的合作方参与到这场暴风雨式的变革当中。中国恒瑞作为复合材料行业内的耀眼新星,企业规划方向明晰且坚定,企业作风踏实而稳健,与德国式的认真和严谨十分的契合,双方对复合材料尤其是碳纤维材料应用共同的执着追求和精益求精的理念,使中国恒瑞成为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在中国合作的不二之选。

       Frank Henning 博士在签署合作协议时指出,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是双方的共识,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十分看好高性能复合材料的应用前景,对中国恒瑞在该领域具有前瞻性的布局表达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双方的合作是顺势而为,是实践碳纤维高性能材料应用生态区的最佳案例。协议的签署将加深德方对中国复合材料产业链的理解,特别是中方技术人员与德国技术人员的密切沟通交流,可以带来更多本地化的视角,有助于丰富化学技术研究院的数据及案例,提升研究实力,而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的最新科研成果也将通过在中国恒瑞的实际项目开发过程中应用充分的验证,反过来也将启发新的研究课题和方向。而计划中联合建立的复合材料研发中心将是首个弗劳恩霍夫全程参与的研发中心,此前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从未在中国境内设立或参与过任何研究机构,这将是来自中德民间自发的顺应市场迫切需求,以科研为主要实践以商业应用为最终目的的一次积极尝试。

       从零星小众的超级跑车,专业级赛车对碳纤维的小范围应用到宝马i3, i8,新7系对于从车体结构件的大比重的革命性替代应用,标志着全碳时代的脚步已经越来越清晰。而此次双方合作的另一大亮点便是以汽车为主要目标行业的量产高性能零部件的开发和应用。而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此前早期参与了宝马的所有车型的轻量化的研究和开发,在汽车轻量化以及复合材料零部件量产化的方面可以被称为是绝对的权威。通过此次的战略联盟的结成,由弗劳恩霍夫代表的德系研究成果的血脉将被立足于本土的中国企业所吸收并发扬光大,让新能源汽车的春天早日到来。

Frank Henning博士与顾勇涛先生合影
 

中国恒瑞,复合材料制品领域的一匹黑马

       中国恒瑞有限公司是现今全球复合材料制品领域仅有的几家能够进行碳纤维零部件快速批量生产的企业之一,其独家引进的欧洲最新科技复合材料成型国际专利技术及设备极大缩短了现有的加工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现阶段产品主要面向汽车制造、轨道交通、工业机械、3C电子设备、高端消费品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公司拥有中国,德国,西班牙三国顶尖复合材料专业技术人才组成的国际化团队,在西班牙赫雷斯,德国卡尔斯鲁厄及中国常熟拥有自己的设计及研发中心 。公司一期生产基地占地10,000平米,位于长三角地区拥有良好汽车工业基础的常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二期130,000平米的自动化工厂正在规划筹建当中。

       在开拓国内市场短短几年时间内,中国恒瑞凭借着一诺千金的使命意识,以客户为本的服务理念以及专业过硬的技术方案,已经成功的在各个行业领域“攻城掠地”。随着将国内首个新能源汽车碳纤维零部件的批量项目供应订单收入囊中,成为前途汽车,上汽,通用汽车等多家整车厂的技术战略合作伙伴并达成了具体项目的合作意向,更是标志着中国恒瑞正式以专业汽车复合材料零部件供应商的这一稀缺的身份为主要客户群体所认可。

       中国恒瑞总裁顾勇涛先生表示,国家在十三五战略规划中把新材料作为重点研究课题项目进行部署,并提出壮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中国恒瑞在这一洪流中顺势而为,此时与弗劳恩霍夫协会化学技术研究院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可谓强强联手,如虎添翼。今后的几年内,在材料研究,设计优化,制备工艺,生产,质量过程控制,自动化等多方面,多领域双方将进行稳定高效交流;力图实现新产品共同研发,对产品开发,生产过程进行进一步规范,优化;在制定行业标准和知识产权方面向德方进行借鉴,铺就能够完全适应中国市场,具有国际战略视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研究和应用道路,实现商业和科技融合的价值, 开拓互联时代新材料领域资源共享的新方式。中国恒瑞致力于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创新型复合材料制品供应商,并在该领域稳扎稳打,逐步拓展国外市场。

中国恒瑞常熟生产基地外观


欧洲引进国际专利快速量产设备

专业而高效的服务

专业的极致,就是以科学的方法预见未来

       弗劳恩霍夫协会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也是世界应用科学领域的泰斗,协会下设有80多个研究分院,在全球共计有24,000名研发人员。一年为3000多企业客户完成约10000项科研开发项目,年经费逾10亿欧元。其中2/3来自企业和公助科研委托项目,另外1/3来自德国联邦和各州政府,用于前瞻性的研发工作,确保其科研水平处于领先地位。其下属的化学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59年,是国际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的标杆,引领着高分子材料关联产业的发展方向,在行业趋势的判断上有很独到和精准的分析,并向来致力于技术可实际运用于成熟方案开发。现共有在职研究人员540余人,其中科学家及博士候选人约占1/3,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热固性材料和热塑料材料的成型,在高压RTM、湿法模压、注塑成型、SMC等批产工艺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尤其在高性能复合材料研究领域一直处于绝对的国际前沿和领先地位,形成了独特的原材料看日美,成型在欧洲的行业格局,在汽车轻量化部件的材料分析,过程控制,成型工艺,质量管控等各个方面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该研究院在德国的Pfinztal-Berghausen总部设有先进的实验室和两万多平方米试验基地,能将学术研究成果直接转化为产品,加以验证。

       知名市场研究公司Lucintel研究报告显示,从2016年至2021年,预计中国将贡献全球碳纤维60%的增长,成为碳纤维高性能材料的应用全球最大的市场。此次中国恒瑞弗劳恩霍夫化学研究所的合作必将是一次超前的极具战略眼光的部署,将共同预见复合材料行业欣欣尚荣的未来。

位于德国Pfinztal-Berghausen的弗劳恩霍夫化学技术研究院

文章来源:http://www.chinacompositesexpo.com/cn/news.php?show=detail&c_id=246&news_id=4927

文章关键词: 恒瑞 弗劳恩霍夫 Fraunhofer

上一篇: 工程热物理所风电叶片结构强度研究获进展 入选Wind Energy期刊封面论文
下一篇:巴斯夫计划投资3370万欧元 在上海筹建全新的亚太区汽车应用研发中心